本网讯 为深化实践育人成效,展现青年学子的青春担当,10月30日晚,“行走的思政课”——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交流展示活动在学校教育大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余涛出席活动并致辞,校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研究生院、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团学工作辅导员及学生代表等近500人参与活动。

余涛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学校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他指出,此次交流展示活动既是对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的全面总结,更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重要回信精神,推进学校共青团“青春建功”行动深入实施,引导更多青年师生上好“行走的思政课”。为进一步深化学校实践育人工作,他向全体师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构建实践育人新格局,推动社会实践与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发展需求、专业教学体系深度融合;二是健全全过程管理机制,强化校地共建实践平台建设,为实践育人工作提供坚实保障;三是推动实践成果多维转化,打造可持续实践服务品牌,促进实践成果向育人成效转化。

活动开始前,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视频《青春答卷》。在风采展示环节,八支优秀实践团队依次登台,生动再现了社会实践情景,汇报了社会实践成果。马克思主义学院“鸿骐宣讲团”讲述了在基层社区开展理论宣讲的青春故事;化学化工学院“星火筑梦实践队”追忆了在乡村支教、开展爱心托管服务的燃情时光;经济管理与法学院“探路者实践队”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红色文化融合创新的收获。各团队真情的展示、真实的感悟,引发了现场师生的强烈共鸣和阵阵掌声。

活动现场,与会领导还为在社会实践中为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以及涌现出的优秀社会实践成果代表颁奖。

据悉,今年暑期,学校各学院、有关职能部门组建社会实践团队200余支,奔赴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围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专题开展调研和实践活动。其中,36支团队入选全国及省级实践专项计划,形成高水平调研报告150余篇,相关实践事迹获主流媒体报道570余次,充分彰显湖师青年学子扎根祖国大地、心系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
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体系建设,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助力学校事业发展、我省支点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注入青春动能。(通讯员:刘佳音、白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