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湖北黄石:校地携手共育美育新生态

新闻来源:湖北师范大学-磁湖新闻网发布时间:2025-03-25浏览次数:10


3月18日,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教育局与湖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正式签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深化校地合作、推动美育资源共建共享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此次合作以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为指引,旨在通过高校资源赋能基础教育,构建“学术+实践”双向赋能的美育共同体,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校地协同 构建美育合作新范式

湖北师范大学作为省属重点师范院校,长期秉持“校地共兴”理念,其音乐舞蹈学院拥有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和专业师资力量。黄石港区教育局则在基础教育领域积累了深厚实践经验,双方此前已在人才培养、课程共建等方面开展合作。

此次战略合作的达成,既是对国家美育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对地方教育需求的精准对接。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四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一是定期课堂授课,由高校师生为中小学提供声乐、器乐、舞蹈等课程及课外活动指导;二是师资培训与交流,通过专题班、学历提升班等提升中小学教师水平,同时聘请优秀中小学教师为高校兼职教师;三是文化艺术活动支持,共同举办“大手拉小手”音乐艺术节,打造特色美育品牌;四是联合课题研究,探索适合地方实际的音乐舞蹈教育模式。

创新实践 打造美育浸润样本

为确保合作实效,双方首批选定广场路小学、沈家营小学、老虎头小学、中山小学、武汉路小学等5所学校作为试点,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目前,试点学校已开展多项创新实践。

2月28日,在湖北师范大学的花园草坪上,古筝合奏与自然声响交织,构建“自然工作坊”式美育场景,打破传统课堂界限。这是由广场路小学与与湖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联合举办的一次沉浸式美育教研活动,据了解,依托湖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资源,广场路小学引入“高校教授+ 小学教师”双师模式,开设民乐、舞蹈等特色社团,让学生足不出校即可接受专业指导。

3月7日,沈家营小学师生走进湖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参与古筝、合唱、民族器乐等沉浸式艺术体验,感受传统与现代艺术的魅力。

3月14日,老虎头小学走进湖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观摩高校常态化艺术实践,双方就推进中小学美育创新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后续深度合作积累经验。

这些实践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艺术体验,更探索出“高校智库+小学基地+社区舞台”的美育生态链,为区域美育创新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

双向赋能 校地共育时代新人

“依托五所试点校,持续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形式,打造可推广的应用模式。”湖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周友良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将借助战略合作平台,推进行动计划高质量实施,为中小学生创造优质美育环境,助力学生快乐成长。

据了解,未来双方计划将试点经验推广至全区中小学,并探索“行走的美育课”等创新形式和“高校教授驻校指导”“艺术工坊研学”等长效举措,构建“学术+实践”双向赋能的美育生态圈。

黄石港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学表示,此次战略合作的启动,是校地协同创新的生动实践,更是美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此次合作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资源破壁融合的生动实践,期待通过校地协同,培育更多美育典范,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8005297916775561330&item_id=8005297916775561330&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t=1742440656858&showmenu=false&ref_read_id=c60e678e-bdae-43ba-8b97-983a78d4717b_1742858561394&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站内搜索

点击排行

相关新闻